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娱乐小说网
王锦目光如炬,扫视了一圈寝宫内的宫女和内侍,确保每个人都听清了自己的话。
她深知,在这深宫之中,流言蜚语往往能杀人于无形,她决不允许任何人玷污了她与曹髦之间的情感。
“都起来吧,”
王锦的声音稍微柔和了一些,但依旧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,“本宫希望,从今往后,你们都能谨言慎行,恪守本分,为本宫、为陛下、为大魏的江山社稷尽忠职守。”
宫女和侍卫们纷纷起身,神色肃穆,齐声应道:“是,娘娘!”
王锦满意地点了点头,然后重新躺下,闭上眼睛,心中却在默默盘算着如何更好地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感,如何在这深宫之中,为曹髦撑起一片宁静的天空。
曹髦在离开王锦的寝宫后,心中虽仍有些波澜未平,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筹划与决心。
他深知,作为一国之君,个人的情感虽重要,但国家的治理与民众的福祉更是责无旁贷。
既然已得皇后的支持与理解,他在情感上的纠葛似乎找到了一丝缓解的出口,这让他能够更加专注于政务之上。
晨光初照,曹髦身着龙袍,步伐稳健地走向承明殿,心中已暗暗决定,即便在情感的漩涡中挣扎,也不能忽视作为君王的职责。
承明殿内,近臣王经与范桀早已等候多时,二人皆是朝中栋梁,对政务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忠诚。
“陛下,早朝已毕,今日是否有特别的事务需要商议?”
王经见曹髦步入,连忙起身行礼,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与期待。
曹髦微微点头,坐在了龙椅之上,目光扫过二人,沉声道:“昨日,我们已商定了伐蜀的大计,此事关乎国家兴衰,自当全力以赴。
但治国之道,在于平衡,军事之外,民政亦不可偏废。
朕听闻黄河水患日益严重,百姓苦不堪言,此事需即刻着手解决。”
范桀闻言,眉头微蹙,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,黄河之水,如猛兽般难以驯服,历年来的水患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
臣以为,治理黄河,首要在于修筑坚固的堤坝,以阻挡洪水肆虐;其次,需疏通河道,确保水流顺畅,减少决堤的风险。”
王经附和道:“范大人所言甚是,但修筑堤坝与疏通河道,均需大量的人力物力,且非一日之功。
臣建议,可从国库中划拨专项资金,同时动员沿岸百姓参与,既可减轻国家负担,又能增强民众的凝聚力与归属感。”
曹髦听罢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,道:“二位爱卿所言皆在理,治理黄河,确需长远规划与全民参与。
朕决定,即刻成立治河专署,由户部划拨专款,工部负责设计与监督,同时沿河各州县组织民力,共同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来。
此外,朕要亲自巡视黄河沿岸,了解实情,以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。”
王经与范桀听后,皆露出钦佩之色,齐声应道:“陛下圣明,如此部署,定能根治黄河水患,造福万民。”
会议继续,曹髦与两位近臣就治理黄河的具体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,从资金的筹集、工程的规划到人员的调配,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周全。
在政务的忙碌中,曹髦暂时忘却了情感的纠葛,全身心投入到为国为民的大事之中。
然而,在内心深处,他并未完全放下对王太妃的思念与对张太妃的好奇。
他知道,有了皇后的支持,自己在情感上的探索或许能更加自如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忽视作为君王的职责与担当。
在情感与理智之间,曹髦正在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平衡之道,既不负深情,亦不失君德,随着会议结束,曹髦起身,目光坚定,心中已有了新的打算。
吃过午膳,阳光透过云层,斑驳地洒在皇宫的青石板路上,为这庄严的宫殿添上了一抹柔和。
曹髦在内侍杨茂的陪同下,缓缓步出了承明殿,朝着寒绰宫的方向行去。
寒绰宫,这座深藏于皇宫深处的宫殿,此刻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,更显幽静与神秘。
曹髦的到来,并未打破这里的宁静,反而像是为这宁静添上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他没有如昨日般直奔王太妃的居所,而是转而走向了那座位于寒绰宫深处、与王太妃居所相邻的跨院。
跨院内,绿树成荫,花香袭人,一片生机勃勃之景。
张太妃的居所便隐藏在这片绿意之中,显得格外雅致。
她,依旧是那副恬静淡雅的模样,仿佛外界的纷扰与她无关,只愿在这方寸之间,守着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平和。
曹髦走进跨院,沿着青石板路,一步步接近张太妃的居所。
沿途,他细心观察着每一处景致,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和谐。